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

《叶问3》总制片人施建祥:发行的是中国精神

http://www.yule.com.cn 2016-02-22 15:45:17   来源:中国娱乐网   

  制片人,对普通观众而言,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职业。其影响力可能不及导演、演员,乃至编剧,但实际上,放眼世界影坛,抑或当下的中国电影界,制片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,他们才是能左右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。

  他们才是真正的王者

 

大卫·O·塞尔兹尼克

  所谓制片人,在普通观众的眼里,可能干的事情无非是掏钱,让电影制作有足够的经费。实际上,从前期的立项和融资,到中期的审阅剧本、选定导演演员,再到后期的拍摄和宣传,制片人在各个层面都有管辖的权力,每一个步骤都尽在掌握之下。

  在三、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的黄金时期,电影世界被各个大制片厂割据,而这些制片厂的老板,即制片人,则成为了电影世界的王者。有名的像路易斯·梅耶、大卫·O·塞尔兹尼克,不仅掌控者一部电影的各个制作环节,甚至能够干预导演,影响影片的创作。

  在塞尔兹尼克制作《乱世佳人》时,正是他的慧眼独具,让费·雯丽一炮而红;也是他的强力干涉,让《乱世佳人》前后换了三个导演,直到他满意为止。

  时至今日,制片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依旧强大,无论是捧红了迈克尔·贝的布鲁克海默,还是此前为名导的斯皮尔伯格,他们担任制片的电影,往往在声名誉质量上,都有一定的保证。这也让制片人与一部电影的好坏,直接挂起了钩。

  只属于拓荒者的胜利

韩三平

  对中国电影来说,由于早期的电影基本都是国家制作,政府把控,独立的电影制片人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崭露头角。

  说起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制片人,“二平”无疑是不可忽略的人物,影响力延续至今。二平之中,尤以韩三平如雷贯耳。作为中影集团的前董事长,韩三平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担任制片人。先后制作了陈凯歌的《金科刺秦王》、王小帅的《十七岁的单车》、陆川的《寻枪》、宁浩的《疯狂的石头》、冯小刚的《甲方乙方》……以一己之力,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局面,是中国电影制片人中极其重量级的人物。

  “二平”中的另一位张卫平,则与中国电影大导张艺谋合作多年,从1996年的《有话好好说》到2011年的《金陵十二钗》,张卫平总共制作了张艺谋的11部电影。“二张”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标志。虽然,最近俩人分道扬镳,但张卫平与韩三平一起,让“制片人”这个概念,在中国电影圈站稳了脚跟。

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

左起:徐小明,施建祥、吴思远

  进入新千年,中国电影进入大变革时代,机遇与风险并存,越来越多的制片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,开始建立自己的王国。其中,在香港,吴思远一军突起,;在内地,则以“二王一冬”势头最强。

  “二王”自然是华谊兄弟公司的王中军、王中磊两兄弟。王中军九十年代初期从美国留学归来,创立华谊兄弟,先以一批电视剧试水,随后与王中磊就开始了与冯小刚的多年合作。在韩三平制作的《甲方乙方》开创贺岁档之后,王中军接过接力棒,先后制作了冯导的《没完没了》、《手机》等多部作品,基本包办了冯小刚的所有电影。以此为基础,王氏兄弟制作的《狄仁杰》系列、《可可西里》等叫好或叫座的电影,则属于锦上添花,让他们成为了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制片人之一。

  “一冬”则是博纳影业的于冬,曾就读北电管理系的他,后来在中影集团得到韩三平的赏识,并在1999年创立博纳。此后,他的制片策略与王氏兄弟和张卫平,不尽相同,转而采取大面积撒网的策略。在他的制片电影中,既有《喜洋洋灰太狼》这样的内地动画,也有《一代宗师》这样的香港大作。虽然质量层次不齐,但在数量上的优势,也让于冬成为中国制片人里的中流砥柱。

  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

施建祥在《叶问3》片场看望甄子丹、泰森

  在眼下这个中国电影市场的鼎盛时期,大量资金疯狂地涌入,但如何利用最好的资源,创造出最佳的效果,仍旧是摆在中国电影制片人面前的难题。在这方面,光线的老总王长田虽然借着《泰囧》系列,立下伟业,但能否延续辉煌,并不好说。归根结底,电影的商业性导致许多制片人,急功近利,往往忽视更为关键的一点——文化。

  唯有制作独属于中国文化的电影,才有可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。在这方面,中国制片人中,有一位神秘的幕后人物,深谙此道,他就是制作了《枪过境》、《叶问3》和《大轰炸》的施建祥。

  在施建祥合作过的人看来,这位财大气粗的制片人,有一种与其身份不符的特质。很难想象一位拥有如此财力的成功人士,依旧带着不息的拼搏精神。他急切地希望将中国文化传输到世界,更急切地想制作出一批包含中国文化的电影。本着这种态度,他向好莱坞虚心讨教,并以中国文化和诚意寻求合作。他向泰森介绍少林拳法,宣传中国武术文化,因此感动泰森,使其加入了《叶问3》,促成了中西武学的巅峰对决。

  在施建祥看来,作为制片人,切忌急功近利,“投机或许能一夜爆赚,但最后还是会赔光。”所以,他的制片之道是——“真正发行的不是一部电影,而是中国精神。”

  制片的确需要许多商业技巧和眼光,然而,如今的中国电影,更需要一些像施建祥这样的特立独行的制片人。他用钱去投资电影,然后,宣扬文化。

新闻表情